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在第18届肺癌大会最后一天的日程中,Jaroslaw Kuzdzal教授报告了2017 WCLC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分期和筛查的研究进展(SH 03.02: Early Stage NSCLC and Radiology/Staging/Screening)。报告中介绍了6项研究,以下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Jaroslaw Kuzdzal教授来自波兰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约翰·保罗二世医院胸外科,是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2016~2017年度主席。
2017 WCLC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分期和筛查的研究进展
MA 13.11: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obar and Segment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cT1N0M0 Lung Adenocarcinoma
cT1N0M0期肺腺癌肺内叶段淋巴结(LSNs)转移规律的临床意义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肖飞医生报告的这项研究分析了cT1N0M0肺腺癌的肺内叶段淋巴结转移规律,以找出那些最适合肺段切除的患者。
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156名接受肺叶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的cT1N0M0肺腺癌患者。经病理学检查确认,pN1患者21(13.5%)名,N1 + N 2患者 25(3.2%),跳跃性pN2为 1(0.6%)。段区域外叶段淋巴结转移率高的相关因素包括:非贴壁型腺癌(P = 0.003)、cT1c肺腺癌(P = 0.020)、病变所在段内或段周淋巴结转移(P < 0.001)。
点评:17%的cT1N0患者有N1或N2淋巴结转移,这项研究探索了与iLSNs转移率高相关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利于更好地选择那些适合肺段切除的患者。
MA 13.09: Toxicity and Second Primary Lung Cancers in Late Survivors Following Lung SBRT
SBRT治疗后长期生存者的远期毒性和二次原发肺癌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玛格丽特公主癌症中心的放射肿瘤科医生 Meredith Giuliani的报告了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目的是分析肺部SBRT治疗后患者的长期生存(> 5年)结果。在1192名经SBRT 治疗的T1/2N0 NSCLC患者中,只有182 (14%)名5年生存者。5年后有13例 ≥ 2度的新的毒性事件;3例局部复发,2例区域复发,5例远处复发。22(12%)例二次原发肺肿瘤。
点评:研究发现SBRT治疗后患者5年生存率很低;需要对长期生存者进行长期随访,因为他们仍存在二次原发肺癌、肿瘤复发和远期毒性的风险。
MA 13.04: Adjuvant System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Early-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reated with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辅助化疗用于经SBRT治疗的早期NSCLC患者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Vinicius Ernani医生报告了这项研究,研究目的是评估SBRT治疗后的辅助化疗在早期不可手术切除NSCLC患者中的作用。该研究基于国家癌症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在12432名I-II期不可手术NSCLC患者中,9164(73.6%)单用SBRT,3268(26.4%)SBRT随后给予化疗。研究结果发现,对于不可手术的I期患者,单用SBRT患者OS更优;对于II期患者,SBRT+化疗使患者获益更多。
点评:这项研究提供的新数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验证了一种可能改善这组预后不良患者的OS的治疗策略。
MA 13.06: New Risk Factors for Overall Survival After SBRT in Early Stage NSCLC: A Role of RT Plan Optimization
早期NSCLC患者SBRT治疗后的新的生存风险因素:优化放疗计划的作用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科Feng-Ming (Spring) Kong报告了一项回顾性分析结果。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SBRT治疗后长期生存差的原因(放疗中心脏及肺损伤的潜在影响)。研究纳入接受100 Gy 生物等效剂量(BED)放疗的T1-T3N0 NSCLC患者。根据针对280例患者的分析,SBRT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29%。肺部剂量测定因素最为重要,剂量平均增加1 Gy,死亡风险则增加12%,或5年生存率降低5%。
研究意义:这是证明肺和心脏所受照射剂量对SBRT患者的生存有非常重要影响的第一项证据。这就表明,SBRT治疗后的患者生存可能会随着放疗计划的优化而改善。
MA 14.13: Nodule Size Isn’t Everything: Imaging Features Other Than Size Contribute to AI Based Risk Stratification of Solid Nodules
除了结节大小,实性结节的影像特征也有助于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险分层
对于肺结节风险分层,除了结节大小我们还应该关注什么?来自英国牛津创新中心的Timor Kadir报告了一项关于影像学肺小结节良恶性判别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使用利用人工智能,分析结节的影像特征,改善不确定肺结节的恶性风险评估模型。这项研究利用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数据库进行回顾性研究,利用先进的软件分析了结节纹理(nodule texture)对风险模型性能的贡献。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仅靠结节大小进行分类,利用人工智能对结节纹理进行分析,增加了0.20 AUC (0.70 vs 0.50)。
点评:开发人工智能工具对于改善肺癌筛查项目至关重要,这项研究发现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MA 14.03: Lung Cancer Risk Score Analysis Using Plasma microRNA Profiles
血浆miRNA分析用于肺癌风险评分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外科专家Jennifer Gyoba介绍了血浆miRNA分析用于肺癌风险评分的研究。研究目的是评价miRNA panel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这是一项在I /II期 NSCLC患者中开展的嵌套病例对照研究,匹配健康人对照,使用RT-PCR方法检测miR-21、miR-155、miR-210和miR-223。研究结果发现,在术前和术后患者的样本中,癌症患者组和对照组的综合评分都存在显著差异。
点评:miRNA检测有望改善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结合放射学检查,这种方法可能增加筛查项目的价值
Kuzdzal教授在《肿瘤瞭望》的采访中点评道:“简而言之,为了提高肺癌筛查的价值,我们已经进行了多种尝试。筛查的主要问题(除了费用以外)是人力,即放射科医生仔细分析影像图片的时间。解决方案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没有放射科医生参与的情况下进行CT扫描结果的初步分析。会议报道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这非常重要,因其有助于实现更好、更便宜的筛查项目。此外,microRNA检测等筛查工具也会增加肺癌筛查的价值,在不同国家,在大规模人群筛查中方便应用,而且价格便宜。当然,这就是开发筛查工具的主要目标。”
此外,Kuzdzal教授10月16日在WCLC会议上报告了一项在NSCLC患者中对比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和双侧纵膈淋巴结清扫术(BML)的随机临床试验(摘要编号:OA 04.01)。Kuzdzal教授指出:“双侧纵膈淋巴结清扫不是标准推荐,但是基于一些试验性研究中,BML有一定的临床实践价值,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千叶大学开展的研究显示,从肺叶到纵隔的淋巴引流不同,从肺的左下叶到对侧纵膈淋巴结的淋巴引流尤其重要。这项随机研究探索了双侧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否能增加生存有益。研究首次发现,双侧淋巴结清扫术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主要是对于左肺下叶肿瘤患者。由于这只是一项试验性研究,因此2017 WCLC报告的只是初步结果。我们刚刚开始一项大规模的国际试验,以评估和验证目前的研究结果。这项国际性试验从十月底开始。由于这项研究规模大又有多个国家参与,在数年内将能提供更高质量的新证据,以阐明这一重要的胸外科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