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18中国之声|黏膜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国内多中心Ⅲ期研究(化疗对照干扰素)结果发布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8/4 22:06:21  浏览量:2325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肿瘤瞭望:2018ASCO肿瘤学年度盛会于当地时间6月1日在风城芝加哥拉开帷幕。本届年会聚集世界各地3余万名肿瘤学同道,入选各类研究报告展示近6000篇。中国学者在本次大会上也有各类精彩的报告展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团队有关“黏膜黑色素瘤术后辅助治疗(化疗对照干扰素)” Ⅲ期临床研究结果在大会公布(Abstract 9589)。

《肿瘤瞭望》与您一起聆听ASCO大会的中国之声!
 
黑色素瘤依基因变异可分为四种亚型:肢端型,黏膜型,慢性阳光损伤型和非慢性阳光损伤型。黏膜黑色素瘤为亚洲人群黑色素瘤第二大亚型(占22.6%),包括鼻咽口咽、直肠肛管、泌尿生殖道等部位来源的黑色素瘤。与皮肤黑色素瘤相比,其更易侵及血管,术后更易复发转移,预后更差。手术依然是黏膜黑色素瘤最重要治疗方式,而对于那些虽完整切除但存在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术后行系统辅助治疗极为重要。
 
 
由于欧美高加索人群黏膜黑色素瘤发病率低(占所有黑色素瘤1%),黏膜黑色素瘤的诊治始终缺乏大宗研究证据,这些空白只能由中国研究来填补。由郭军教授发起的一项黏膜黑色素瘤全球最大宗队列研究(706例、前瞻设计、回顾随访)(B Lian, CL Cui, et al. Annals of Oncology. 2017)在全球首次比较了不同原发部位黏膜黑色素瘤自然病程、转移模式。研究结果提示头颈(鼻咽、口咽)、消化道(食管、直肠肛管)、泌尿生殖道(泌尿道、妇科生殖道)等部位来源黑色素瘤的1/2/5年生存率相似,提示不同部位来源的黏膜黑色素瘤具有类似的生物学行为、自然病程、转移模式,为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研究设计及未来分期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黏膜黑色素瘤全球首个前瞻性辅助治疗研究由我中心2012年发布(Bin Lian, Jun Guo. 2012 ASCO Annual Meeting Oral Presentation;Bin Lian, Lu Si. et.al. Clin Cancer Res. 2013)。该研究前瞻性随机对照比较了黏膜黑色素瘤术后接受观察、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替莫唑胺+顺铂化疗的辅助治疗方案,研究初步提示替莫唑胺+顺铂化疗组延长了无复发生存时间,为黏膜黑色素瘤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基于之前Ⅱ期研究结果,我中心郭军教授牵头开展了这项国内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Ⅲ期研究(ClinicalTrials.gov ID: NCT03435302)。研究自2014年2月至2016年6月共入组204例黏膜黑色素瘤术后无远处转移患者,按1:1随机至大剂量干扰素组(干扰素a-2b,静脉注射15*109 U/m2/d,第1-5天/周,持续4周,然后皮下注射9*109 U/d,每周3次,持续48周)和辅助化疗组(口服替莫唑胺200 mg/m2/d,第1-5天;顺铂静脉滴注25 mg/m2/d,第1-3天,每 21天重复,持续6个周期)。首要研究终点为无复发生存时间(RFS),次要研究终点为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至2018年1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7月。共190例患者纳入分析(IFN组94例,化疗组96例)。干扰素组中位RFS时间为9.47月(95% CI, 8.49-10.45月),化疗组为15.53月 (95% CI, 11.37-19.69月),化疗组复发风险降低44%(HR for relapse, 0.56; 95% CI, 0.40 to 0.77; P<0.001)。干扰素组DMFS时间为9.57 月 (95% CI, 7.46-11.67月),化疗组为16.80月 (95% CI, 9.35-24.25月),化疗组远处转移风险降低47%(HR for metastasis, 0.53; 95% CI, 0.38 to 0.74; P<0.001)。预估OS时间分别为干扰素组35.73月,化疗组41.20月(P=0.083)。两组安全性特点各异,大部分患者均可耐受。
 
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对于黏膜黑色素瘤术后无远处转移患者,相比大剂量干扰素(皮肤黑色素瘤的标准辅助方案),辅助化疗(替莫唑胺+顺铂)可显著降低复发转移风险,为未来黏膜黑色素瘤辅助治疗模式的确立再次奠定了坚实基础。
 
Figure 1. Kaplan–Meier curves for RFS. The median RFS was 15.53 months (95% CI, 11.37-19.69m) in the chemotherapy group, as compared with 9.47 months (95% CI, 8.49-10.45m) in the HDI group (HR for relapse, 0.56; 95% CI, 0.40 to 0.77; P<0.001).
 
Figure 2. Kaplan–Meier curves for DMFS. The median DMFS was 16.80 months (95% CI, 9.35-24.25m) in the chemotherapy group, as compared with 9.57 months (95% CI, 7.46-11.67m) in the HDI group (HR for metastasis, 0.53; 95% CI, 0.38 to 0.74; P<0.001). 
 

Figure 3. Kaplan–Meier curves for OS. Estimated median OS for chemotherapy group and HDI group was 41.20, 35.73 months (P=0.083).
 
专家简介
 
连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主治医师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青委会委员兼秘书
 
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师从郭军教授;美国国立癌症中心Moffitt Cancer Center高级访问学者,师从Jonathan Zager教授;致力于黑色素瘤、泌尿生殖肿瘤的诊治研究,尤其专长于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治及转化研究
 
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于国际著名肿瘤学期刊发表SCI论文数篇,包括Annals of Oncology、Clinical Cancer Research、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等杂志。第一作者论文入选2012年ASCO大会Oral Presentation、2016年中国临床肿瘤学科基金优秀论文奖、2017年CSCO-CMT中国临床肿瘤学年度十大进展、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年度发表高水平论文
 
入选 “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 北京市医管局培育计划人才”、CSCO“35 under 35 最具潜力青年肿瘤医生”

版面编辑:洪山  责任编辑:吉晓蓉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黑色素

分享到: 更多

相关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