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ASCO会议信息交流会于2023年7月7~9日在广州成功举办,该会议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承办,志在为中国肿瘤防治事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会议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邓艳红教授接受了肿瘤瞭望采访,邓教授主要介绍了晚期胃癌新药研发进展,着重介绍了免疫治疗长期获益的潜能。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POST-ASCO会议信息交流会于2023年7月7~9日在广州成功举办,该会议由四川省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同承办,志在为中国肿瘤防治事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会议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邓艳红教授接受了肿瘤瞭望采访,邓教授主要介绍了晚期胃癌新药研发进展,着重介绍了免疫治疗长期获益的潜能。
01
晚期胃癌药物研究热点与发展方向
邓艳红教授:目前肿瘤领域的新药研发非常活跃,胃癌的药物研发热点和方向与实体瘤抗肿瘤药物的整体研发一致,总体分为三个方向:第一,优化目前应用最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进一步提高以PD-1/PD-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如用于围手术期治疗,寻找更好的预测PD-1/PD-L1抗体疗效的生物标志物,这些都是热点研究内容,在其他实体瘤中的探索也非常重要。第二,胃癌药物治疗新靶点的探索,值得高兴的是近期靶向胃癌膜蛋白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步,其中一个热点靶点就是CLAUDIN 18.2,该膜蛋白在胃癌的表达率约为40%,目前针对该靶点的药物研发非常多,我们可以在ASCO 2023上看到关于ADC类药物的相关研究,也可以看到国内沈琳教授进行了CAR-T细胞治疗的相关报告,上述研究结果均显示,对于多线治疗失败的胃癌患者,有效率可达30%~40%。针对新靶点的药物设计,除ADC、CAR-T细胞外,还有双抗类药物,也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除了新靶点外,像众所周知的HER2靶点的双抗药物和ADC药物治疗也都在探索中,目前还没有靶向HER2的CAR-T细胞治疗研究。第三,耐药机制的探索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众所周知,即便是将现有最好的药物均用于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总生存也未超过20个月,这一点非常遗憾,所以探索已有药物的耐药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02
免疫治疗更有长期获益的潜能
邓艳红教授:肿瘤药物研发过程中,有时会以短期疗效评估替代长期疗效评估,这是因为临床实践中已有治疗药物疗效不佳,急需新的药物改善治疗现状,所以才会出现采用近期疗效指标替代远期疗效指标的现象,主要是希望缩短研发所需时间,能够更早地让这些新药可及。但肿瘤治疗长期生存才是王道,因此包括美国FDA在内,制定了新药有条件上市的规则,即达到短期疗效后可以先上市进行应用,但需要继续观察长期疗效并上报,如果长期疗效不佳可能会取缔上市适应证,这种情况已有先例。所以无论规则怎样制定,最终必需看长期疗效。
就PD-1/PD-L1抗体这类药物而言,我个人非常看好,因为这种免疫治疗具有免疫记忆功能,长期疗效常常会优于短期疗效,这是既往单纯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较难达成的疗效,甚至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免疫治疗研究中,短期疗效为阴性,但长期疗效却是阳性,也就是说长期疗效的获益更多。所以对于免疫治疗而言,长期疗效获益的可能性更大,换言之,免疫治疗研究采用短期疗效替代长期疗效,我个人认为具有可行性。
邓艳红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中山大学医学院肿瘤教研室主任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院长助理,肿瘤中心主任,临床研究中心(含GCP)主任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
留学美国西雅图Fred Hutchinson/华盛顿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主持开展的FOWARC研究2次获得ASCO口头报告,OPTICAL研究获2022年ASCO口头报告,并在J Clin Oncol、JAMA、Lancet Oncology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70余篇。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获得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医学杰出青年人才,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2018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四),第六届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等。
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肿瘤学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与营养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结直肠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靶向与个体化治疗分会常委
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